“逻各斯”概念简介
2019-12-27 02:55:07
  • 0
  • 0
  • 1

来源:了不起的西西弗-头条号 

我曾经撰文写过赫拉克利特(请点击文末链接),他是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今天想再聊聊关于他的另一些事。

赫拉克利特作为哲学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晦涩,他老是喜欢用隐喻、打哑谜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使得本来深奥难懂的哲学更加费解。

为此他还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这位生性孤傲的哲学家,因为大家都听不懂他说的微言大义,所以他转而隐居山林,过上了避世生活。山里的日子不好过,能吃的只有草根和树叶,没过多久,他就患上水肿病,只好下山看医生。没想到他描述病情也打哑谜,问医生“能否让阴雨天变得干燥?”(其实是想问:体内的水太多了,怎样排出来?),医生听不懂,他只好回去。最后自作主张,想借助牛粪的热量把体内的水分蒸发掉,于是钻进牛粪里,被活活闷死,享年60岁。

我们之前介绍他的那篇文章主要提及的是他的“火本原说”和“万物皆流”的辩证法思想。

今天我聊一聊由他正式提出来的一个哲学概念——“逻各斯(logos)”

还记得他的火本原说吧,它来自于这段话: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他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们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也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尺度)上燃烧,在一定分寸(尺度)上熄灭”——赫拉克利特

他说世界的本原是火,但重点是这把火在“一定分寸(尺度)”上燃烧,在“一定分寸(尺度)”上熄灭。这里的“尺度”或者“分寸”就是逻各斯。

逻各斯这个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了,一直有人不断地就它展开发问和论述。

它是使火这个本原得以作世界本原的“幕后黑手”,它比火更本原。火只是世界质料层面的本原,但逻各斯这个尺度才是世界得以运行的最根本的规律。

那么这个逻各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希腊语中,这个词语的本意有两个:尺度和语言。

我们先来理解“尺度”这层意思。赫拉克利特实际上通过这个概念将“量变”的概念引进了变化中。

之前的哲学家们也发现世界中存在生灭变化,但他们对运动现象的认识是粗糙的。从赫拉克利特开始,他发现事物之间不同形态甚至不同性质的变化,都是以量变的形式完成的。当量变发展到一定尺度或分寸时,质变自然就会发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形成一个错觉,即有些事物是运动的,有些事物是静止的。但是赫拉克利特告诉我们逻各斯蕴含在每个事物身上,我们都在发生变化,只是有些变化发生在量的层面,是隐形的、缓慢的;而有的变化发生在质的层面,是显性的、急速的。

逻各斯作为尺度不仅仅指的是运动变化中的量变,还指的是事物在程度和量的区别。赫拉克利特认为,世间万物之所以呈现形形色色的不同样态,正是因为他们各自在不同程度和角度分享了逻各斯,所以才会各具特色。

逻各斯的第二个意思是“语言”。

尺度和语言有什么关系呢?世界的本原又和语言有什么关系呢?

赫拉克利特或许是第一个提出语言问题的哲学家,(他当然没有想到两千多年后,这类问题会成为哲学界的核心问题),他认为人类的思想固然高贵,但是如果没有语言来表达,思想就成了无本之木,正是语言让思维得以显现。如果没有语言,思想就只能是一团混沌的、模糊的情绪和难以捉摸的感受,它甚至无从生成,更遑论传播和交流。

所以语言并不仅仅是思想的载体,而就是思想的另一种具体化的形态。

我们都承认人类在用思想把握世界,但是最后落脚到实践上,其实是在用语言把握世界。

我们认识世界最初始的行动就是为事物命名,命名活动看似很简单:就是用一个语音或文字符号与一个事物一一对应。但是命名活动本身的意味却不止于此,它至少还能说明人类用自己的思维将命名对象从混沌的、模糊一团的世界中分离了出来,将它作为一个单独的认识和言说对象来对待。

所以,可以说我们在用逻辑与思想在梳理这个世界,但是也可以说,我们在用语言梳理这个世界。我们通过语言来命名世界,来整理世界,让模糊的世界在我们眼中越来越清晰,让很多原本不存在事物逐渐浮现出来。

这不就是语言创造了世界了吗?

相关文章:

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