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旧书店店主:为何让人们重新捧起书籍那么难?
2018-02-07 10:05:18
  • 0
  • 1
  • 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成都书商傅天斌(图片来源于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参考消息2月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3日刊登了题为《成都书商为何觉得吸引人们重新捧起书籍是那么难》的文章,作者为弗兰克·汤,以下是文章摘要:

书商傅天斌发现,想要重新把年轻人从网络娱乐吸引到实体书籍上来,真是越来越难了。中国现在有7亿多网民,占全球五分之一,但成年人平均每年只阅读大约5本书,其中大部分还是轻松休闲类读物。

傅天斌今年45岁,在四川省会成都开了家旧书店。他说看到5岁儿子更喜欢看动画片,而不是看画画书,就不禁觉得沮丧。

“放弃很容易,但形成习惯需要很长的过程。”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书籍是傅天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本好书能让我兴奋好几天,”他说,“书籍给我带来欢乐,提升了生活质量。”

过去20年来,他的精神家园正是“毛边书局”,一家坐落于成都市中心一处不起眼的居民小区里的小书店。这家130平方米的书店得到“毛边书局”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销售没有经过切边的毛边书。

著名诗人流沙河为傅天斌所写的店名(图片来源于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傅天斌说:“最宝贵的不是书籍本身,而是你感受到的阅读乐趣……兴奋感持续不断,因为你会不断发现新的东西。”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读书的乐趣,傅天斌把主营业务放在廉价的平装图书上。20多年来,毛边书局售出100多万册图书,库存仍有近10万册,涵盖文学、技术、医学等领域,同时向线上和线下顾客提供服务。

但傅天斌还是告诫那些希望像他这样开书店的后来者:“靠书店养家糊口并不容易。”

为了延续梦想,傅天斌只能继续收购二手书,但房租上涨和阅读群体萎缩还是增添了许多压力。

2014年,中国发起鼓励阅读的全民运动,傅天斌的坚持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与回报。他被聘为成都市阅读推广人,任务是帮助人们摆脱网络游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重新捧起书本。

傅天斌说:“虽然不足以扭转形势,但这些行动肯定会产生积极效果。”

毛边书局去年参加了数十场推广活动,向儿童、社区居民、学生和农民推荐书。傅天斌说:“我们的任务是从书的海洋中挑选出最适合特定读者的书籍。”

虽然电子书越来越受欢迎,傅天斌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还是更喜欢纸质书籍。他说:“你必须清楚阅读的目的。最适合严肃阅读的载体依然是纸质书。”

傅天斌说:“阅读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新媒:中国新一代实体书店不得不采取“书店+”模式

“书店+”正成为实体书店发展的主基调,上海的“衡山·和集”是“书店+艺术展览”的典范。(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 新媒称,中国的实体书店近几年似乎逆势而上。新书店不断冒现的同时,传统书店告别的故事却也陆续上演,被视为上海文化地标的独立书店“季风书园”,将在1月底熄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4日报道,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国伟指出,新书店大量涌现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书店复兴,单纯的传统书店早已无声衰退,新开的书店只是新消费语境下的文化形态,“书店+”的模式成为发展主基调,“书店+美术馆”“书店+文创”等组合消费带来了人气,营造了实体书店新风景。

有“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2016年8月,享有“最美书店”声誉的钟书阁在上海静安区开设了实体书店。由于是首次落户上海市中心,这个带有些许都市奇幻色彩的文化空间吸引大批粉丝慕名而来,媒体一窝蜂报道,让钟书阁的品牌又火了一把。

然而就在同一个月,钟书阁的“母店”钟书书店在上海长寿路一家2500平方米的门店,因为运营压力无声谢幕,没有媒体过问,更没有人在朋友圈刷屏。

“很多漂亮的书店进入人们的视线,但也有更多书店关掉,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些。”

对于中国实体书店是否回暖,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始终不敢肯定。尽管成功打造钟书阁这个响亮的民营书店品牌,他也无力阻挡自己创办多年的钟书书店一间间谢幕。

上海近年涌现20多家实体书店

同样是实体书店,不同的经营方式带来迥异的结局,钟书阁和钟书书店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不同实体书店截然不同的命运。

2010年前后,在图书电商兴起、电子阅读习惯形成、商业空间租金上涨等因素冲击下,以卖书为主业的传统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亏损、倒闭成为世界各地书店的普遍命运。中国的实体书店在这股洪流中也没能独善其身,不过在经历了阵痛后,“集体过冬”的实体书店近几年似乎出现逆势而上的势态。以方所、言几又、钟书阁、西西弗等品牌为代表的新店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城市涌现,让书店这个文化符号以高颜值、高体验感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上海2017年就有20多家中大规模的实体书店亮相,最近两个月进入大众视线的新书店,其中包括1月6日开始试运营的大隐书局智创新天地店,成为上海目前唯一的“深夜书店”。

“光的空间”新华书店(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2017年12月,“光的空间”新华书店揭幕。老牌的新华书店与崭新的明珠美术馆融为一体,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亲自操刀设计,在商业体中营造出一个以阅读为灵魂的文化艺术空间。

书店筹备组成员之一、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文化艺术部陈屹接受采访时说:“新华书店刚过完80岁生日,光的空间赶在2017年底开,是对它80岁生日的一种致敬。以‘书店+美术馆’新形态出现的光的空间,营造立体的阅读体验,也是老牌新华书店与时俱进的一次尝试。”

2017年11月,“思南书局·概念店”落户思南公馆小广场,外形酷似心脏的小书店以“快闪”的形式,带动城市文化的脉搏。在它开业的60天里,每天都有一名作家驻店,同读者交流阅读心得。这家30平方米的小书店在冬日的上海犹如温暖的人文客厅,吸引大批公众前去阅读、买书。

“思南书局·概念店”(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1月3日思南谢幕,不过上海市作协已在筹划让它从概念书店变成在思南公馆一带扎根的实体书店,预计在2018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开幕。

季风倒计时 体制挤压独立书店空间?

新书店不断冒起的同时,实体书店告别的故事也在上演。2017年12月,上海两家知名书店接连关闭,一家是当时上海最后的24小时书店——福州路大众书局,另一是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屋。“从此绍兴路上少了一盏温暖的路灯。”有爱书的人这样形容汉源书屋的歇业。

上海季风书园入口处的倒计时牌上,贴满了读者写下的告别卡片。(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更令一些人遗憾的是,被视为上海文化地标的季风书园将在1月底告别这座国际大都市。季风从2017年4月即开始一场漫长的谢幕,书店入口处的倒计时牌上,每天记录剩下的日子,上面贴满了读者闻讯而来写下的告别卡片。

在上海,季风曾是一个文化符号,这些年与季风相关的故事,总带有文化的悲情。过去10年,上海不止一次掀起季风保卫战,然而,这家经营20年的独立书店,终究得离开。

季风停业的直接原因是上海市图书馆因“用房现状和事业发展需求”,决定在书店租约满期后不再续约。不过,据知情人士介绍,长期追求“进步的观念”和“自由的思想”的季风,是因体制对民间公共空间的挤压而不能存活。

“书店+”成主基调

两极化命运让人不禁思考,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还是只是表象?

本身有28年出版经验,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国伟指出,大量实体书店在中国涌现,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书店复兴,单纯的书店已在上一轮倒闭潮中走向衰退,这些新开的书店是“新消费语境下的文化形态”。

正因如此,以图书销售为主业的传统书店在租金上涨、销量下滑等压力下难以为继,反之新形态的书店却获得政府、资本和消费者的青睐。

三股力量扶持“书店+”

据业内人士和学者观察,这一轮实体书店兴起的背后有政府大力支持、商业改造需求,以及大众文化消费升级三股力量的推动。

王国伟分析,当前政府力推实体书店的这股热情,源自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焦虑”。“文化焦虑来自我们有钱了,在全世界面前就是土豪,除了钱还有什么。文化不起来,很难成为强国,这个焦虑是正常的。”

中国各级政府这几年在推动实体书店上不遗余力。2014年,中国出台对书店的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增值税政策,并拨出9000万元人民币专项基金,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12个试点扶持实体书店。2016年,11个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帮助知名民营书店做优做强。

地方政府也在发展实体书店上较劲,例如北京计划在五年内为扶持实体书店投入过亿元,上海近期颁布的“文创五十条”中,也提出要重点扶持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创新发展能力强、主营业务突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实体书店。

来自官方的力量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上海,逛书店、看书、参加读书会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周六,都聚集数百名爱书人到思南公馆参加思南读书会,他们与作家近距离交流,分享看书心得。思南读书会成为上海人熟知的文化场所,2014年开办至今举办了220多场。

在书店看书的白领余晨(29岁,文员)说:“学生的时候会特地到书店买教辅书,工作后去书店少了,但这两年上海出现很多品牌书店,有时在外面逛街,走着走着就会碰到一间,顺便带一两本书回家。”

另一方面,大型商业体在网购冲击下有了融入更多业态的需求,书店也成为商场转型、提升品味的重要因素。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表示,租金压力让很多实体书店面临运营困境,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商业体有意识地引进能聚集人气的文化场所,并愿意给予租金优惠。

一些成功的实体书店品牌甚至成为商业体眼中的“香馍馍”。金浩透露,钟书阁打响“最美书店”的品牌后,近年来很多商场业主排队找钟书阁进驻,除了租金优惠,也有业主承受书店装修费。

再者,随着中国人富裕程度提高,消费升级带来的更高大众文化需求,也为这一轮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组合消费成风潮

与传统的书店规整的格局相比,强调“高颜值”的新一代的书店经过精心设计,角角落落都洋溢着创意和时尚,往往还带有中产阶层的情调。除了书,咖啡座、文创产品都是新一代书店少不了的标配,人们逛书店的原因也不再停留于买书,喝咖啡、见朋友,甚至是拍照晒到朋友圈来显示自己有文化,都是走进书店的理由。

迎合新的消费需求,“书店+”的模式正成为这一轮实体书店发展的主基调。在上海,“书店+美术馆”的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书店+艺术展览”的衡山·和集、“书店+文创”的百新书局尚悦湾书店、“书店+旅游”的“山脚下的书店”等新的实体书店业态应运而生。

王国伟说,现在很多实体书店提供的是“组合消费”,走进书店的人不仅仅是消费书,也在消费空间、气氛、人与人交流的满足感。

学者:运动式发展可能带来反作用

新一轮实体书店的发展风潮,受益于官方的推动,学者和业内人士担忧,政府的介入开始呈现“运动式”发展模式,可能造成“灾难”。此外,官方主导的实体书店发展是否兼容多元化观点,也取决于官方的宽容度。

2017年举行的成都国际书店论坛传出消息:成都要在两年里兴建1000家实体书店。成都的雄心只是当前中国实体书店“发烧”现象的缩影。

王国伟直言:“任何事情以运动的方式做一定会带来反面作用,因为大家都在追求指标。”

王国伟:政府应该营造书店生态

除了供需被扭曲,运动式发展模式带来的书店同质化倾向,是实体书店健康发展另一隐忧。

在王国伟看来,新一代实体书店都做得有模有样,但传导和销售的内容大同小异,很多书店尚未找到自己的文化个性,一旦政府补贴或商业资本撤出,能否靠自身盈亏存活还是未知数。

他也指出,当大量的政府资本强行进入市场,民营独立书店的空间就可能受到挤压,被迫面对一个缺乏理性和非良性的经营环境。

王国伟说:“政府现在的积极性很高,但不要用错地方,政府应该做的是营造生态……不是去投钱做书店,去跟人家竞争。”

季风谢幕说明独立书店宿命

政府出力扶持濒临消亡的文化种类值得肯定,但季风书园创办人严搏非认为,关键是谁来判断该扶持的对象?

在严搏非看来,体制倾向于帮助愿意迎合执政者需求的业者,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实体书店,更像城市的化妆品。

即便有民营书店为城市营造了文化繁荣的景观,但它们肩负的使命与传统意义的独立书店渐行渐远,像季风这样坚持“独立的文化立场,自由的思想表达”的民营书店的谢幕,并不偶然。

严搏非忆述,1990年代邓小平南巡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在“不争论”的前提下重启,开书店成为当年知识分子实现精神追求的外化表现,季风的设立体现的正是这样的精神现象。

21世纪初,宽容的氛围让季风迅猛扩张,鼎盛时期一度达到八家。不过,面对租金压力和环境的季风,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这在严搏非看来,季风的谢幕隐喻了一种“普遍的宿命”,体现了独立思想空间依附书店的日益困难。

在王国伟眼中,季风谢幕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在这个实体书店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季风壮烈地谢幕,就此青史留名。

(2018-01-18 15:28:00)

【延伸阅读】坚守半个世纪 只为一抹书香——记南美唯一一家华文书店“文昌书局”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通讯:坚守半个世纪 只为一抹书香——记南美唯一一家华文书店“文昌书局”

新华社记者

傍晚时分,何安踱步出门,抬眼望了望自家“文昌书局”的招牌。他知道,在巴西圣保罗熙熙攘攘的自由大街上,“文昌书局”并不显眼,却一定能让所有懂中文的路人为之内心一振。毕竟,要论南美的华文书店,也只剩下这一家了……

“文昌书局”这根“独苗”是何安千方百计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数年前,他结束了在中国的生意,回到巴西全心全意经营书店,因为他的太太想要把书店关掉,“本来就是嘛,不赚钱的事谁愿意做呢?”

每当盘算书店的未来,何安总会回忆起父亲何德光经营书店时的好光景。“我父亲相貌堂堂,文化水平也高,在当时的巴西侨界很有声望,华侨遇到问题都爱找他帮忙。”

时光回到1958年。那一年,本打算去美国做生意的福建人何德光,经朋友邀请来到巴西,立刻被当地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便留了下来。何德光在巴西的第一份工作是代理台布、瓷器、丝织品等国货。

后来,何德光还开过农场,经营过工厂,但让他从事业有成的“何老板”转变为德高望重的“何老先生”,还是因为开了这家华文书店。当时何家的书店并不叫“文昌书局”,而是叫“光明书店”。店名蕴含着何德光的希望——期待中国的前途一片光明。

在何德光的精心打理下,“光明书店”的前途也是一派光明。1964年开业后,无论是圣保罗还是里约的华侨,都会慕名来到何家的书店买武侠小说,订阅《大公报》……

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交。何德光也获得了他一生中最崇高的荣誉——在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开馆仪式上亲手升起五星红旗。

两年后,何德光的小儿子、时年26岁的何安完成在国内的学业,来到巴西与家人团聚。何安起初在父亲的授意下经营餐饮业,却十分喜欢往书店跑。“没想到爸爸这个书店很红火啊,那么多华侨都去找何老先生聊天,”他说,“我喜欢书店,也喜欢看书。书会增加人的智慧,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何老先生1982年临终之时,只说了一句“关书店容易,开书店可难”,这让何安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父亲的这份事业坚持下去。父亲称书店为“光明”,何安又将店名改为“文昌”,意为中华文化兴隆昌盛。

何安早年也参加过侨社,当过福建同乡会会长,卸任后就一心一意泡在书店。由于做书店的缘故,即使不当侨领,何安一家依然颇受尊敬。华人要查找资料、打听消息,就会来找何安,巴西人想看《三字经》,想找中文教材,想了解中国商贸情况,也会想到“文昌书局”。

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纸质书籍逐渐受到冷落,何安曾将“文昌书局”更名为“文昌影视书局”,进口或翻录些中国电视剧、风景旅游纪录片等。而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电脑的普及,电视剧光盘也没人看了,何安不得不考虑对书店进行新的改良。

2017年7月,一则招生广告出现在书局门前:开设中文和葡萄牙文学习班,每周上课两次,一共两学期,每学期4个月,每月学费100美元……很快,何安招收到十几名中文学员和十几名葡萄牙文学员,在书店的后屋摆上白板和椅子,开起课来。

何安盘算着,将来能聘请老师自行编辑一些中文和葡萄牙文教科书。他还想出一些中葡文对照的书籍,比如中国古典名著或介绍风土人情的读物,可是翻译是个大问题。“文字落实到书本上,不准确可不行,翻译不仅要中文功底好,葡萄牙文也要好,这样的人才很难找。”

何安现年67岁,他觉得自己还能再经营书店10年。何安的儿子何昌今年25岁,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现供职于一家公司,但何安却希望何昌继承书店。儿子问他做书店前途在哪里,何安说,做书店就是促进中巴文化交流,这就是最好的前途。

如今,对于是否接手书店,何昌依然不置可否,没有给父亲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过,无论如何,何安说他要将“文昌书局”坚持到最后一刻,这不仅是因为父亲临终的嘱托,更是因为这是圣保罗30万华侨华人、巴西50万华侨华人,甚至全南美华侨华人唯一的华文书店了。

何安深知,他的“文昌书局”不仅是一家书店,它更像是一方精神沃土,人们在这里眺望故乡,亦在这里翻阅中国……(执笔记者:刘莉莉,参与记者:王正润、赵晖、朱婉君)

(2017-08-08 20:44:31)

【延伸阅读】龙江书院发布《家庭经典阅读书目(2017)》

人民网哈尔滨9月28日电 9月28日,龙江书院推出第二个《家庭经典阅读书目(2017)》,为读者的家庭经典文献年度收藏与阅读提供指引。龙江书院倡导静下心来读经典,把10本经典文献列入家庭消费清单,相信每年入藏的10本经典文献将成为读者最美的家庭装饰。

龙江书院至今运行整整一年。经典文献阅读的倡导者、推广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王余光教授说:“今天,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经典文献的阅读有三个作用: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精神提升,后两者尤为重要,或为其他文献无法取代。

黑龙江省图书馆根据王余光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中国读者理想藏书》和其近20余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当下最新图书版本信息,采访经典文献纳入馆藏,在龙江书院设专区为读者提供在馆阅览服务。然而,书院设置经典文献阅览区,仅能满足到馆读者的部分需求。经典文献耐人寻味,需要精读,很多读者尤其有一定阅历的中老年读者,往往愿意在家中研、读,并希望经典文献成为自己家庭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浩如烟海的经典中如何择其精髓构建家庭藏书?有鉴于此,《家庭经典阅读书目》应运而生。专家们设想用5年的时间,每年为龙江的读书人提供10种可供家藏与研读的核心经典文献书目,连续5年为龙江书香家庭打造一个经典文献藏书架,代代相传。2016年的9月28日,龙江书院首次发布《家庭经典阅读书目(2016)》。

书目的确定,首先由王余光教授提出20 本经典文献备选;黑龙江省图书馆组织专家对图书版本信息与提要内容进行研讨,结合龙江地方文化发展与社会阅读现状,投票产生当次入选的10种组成《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撰写图书内容提要与推荐理由;印制成册。

龙江书院也将根据两年发布的书目设计课程和相关读书、研讨活动,合作开展相关活动。(焦洋、李万华)

2017年被选入《家庭经典阅读书目》的图书为:

《庄子》中华书局2010年6月版,方勇译注

《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

《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年版,王志彬译注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俞平伯校,启功注

《胡适文存》华文出版社2013年版。可替代版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沈从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傅雷家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傅敏编

(2017-09-28 20:01:52)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